个体主义
Jan 21, 24“个体”是我谈论比较多的词语。“个体主义”也是本摊信奉的一个原则。所以,很有必要探讨这一话题。
个体之内
在《思维可否 ROOT?》中,本摊曾经谈论过什么“定义着人”。社会关系定义着人,人的自然属性定义着人,我还预留了一种“纯粹主观”,也即灵魂之类的可能性。个体之外,大多属于社会关系的范畴,个体之内,则属于自然关系的范畴。
个体即主体
“所有物皆是客体,所有人也皆是客体。只剩下一个主体,便是个人。”——《思维可否 ROOT?》
在个体之内,个体即主体。这并不是一个假设,这是一个事实。
这意味着,无论是撒旦还是耶稣,儿子还是父亲,大师还是流氓,对个体来说都是个客体。当然撒旦耶稣这个例子不恰当,他们或许全知全能,潜藏在人的内心里也说不定。
如果主体感是真实的,纵使我坠入十八层地狱,那也是我一人之事,独自品尝。如果主体感是不真实的,坠入地狱又有什么值得担心的。
可能有人会觉得把所有人当成客体很邪恶。并不。这是事实。而且所有客体和主体发生联系之后,他就不是客体,而是主体的一部分。这也不是臆想。因为所有信息都需要“我”来处理。“我”当然知道外界都是客观的,只是“我”所认识的你们不在客观世界,而在“我”的脑海里,这本身就是很客观的一件事。
主体感
在这个层次上,主客观才有意义。主客观鸿沟永远横亘在每一个有自我意识的智能身上。这或许是产生智能独立于世的代价。
个体即主观的一个客观反映在我们小时候。我多次提到,仿佛感受不到他人的存在,世界只有我,空无一人。一切人都像演员一样,为主体搭设。而我仿佛像神一样,拥有伟岸的力量,因为这是我的世界。突然想起小时候很容易就会感到恐惧,这或许和强烈的自我感有关。因为世界只有我一人,所以内心没有映像来分担恐惧。正如小孩都喜欢抱着一个布娃娃入睡。只是为了抵抗夜的恐惧。
莎士比亚曾说,我们一出生,便为来到这群丑的舞台而哭泣。那时我们茕茕孑立。随着一个个同龄人出现,我们以为他们同样是我们的玩具,在打闹中开始认识到他们和我一样。我们开始认为彼此是可以理解的,互相玩耍,度过一段开心而无敢的时间。慢慢的,我们的主体感被各种社会境遇打压,拥有了越来越多的现实感。
钱还是美女帅哥都变得如此真实,以至于我们完全坠入世间。为了一个个设定好的目标而奔走,被各种精神、主义所感染,安于一个个社会角色,渐臻佳境。但好景不长,人毕竟是一种智能,而智能的主体性注定孤独。随着社会关系的减少,欲望的降低,主体感又喷涌而来……
对各种东西的信仰,都逃不开主体感。因为在你的世界,你本就成为过神,只要协调好客观世界与认识的关系,你将再度加冕。
主客观鸿沟
个体之内是主体,个体之外是什么?个体向内看是主体,向外看是什么?个体向外看到的还是主体,只不过是服从规律的主体。这时主客观鸿沟依然存在,但我们在努力跨越。我们慢慢的找到了客观世界的一些规律,也感受到了客观世界对我们的奖励与惩罚。那条主客观鸿沟也用一种现实感所掩盖。我们也就从主体变成了“个体”。
本摊奉行客观主义,而且是不必讨论主观的。原因就在于,本摊相信所谓“主观”,是遵循客观规律的。
那么规律如何连接主体与客体,然后跨越主客观鸿沟?
首先,主客观鸿沟是确实存在的,而且是不能跨越的,因为智能的存在就是在反映客观世界的规律,智能程度的大小是由规律的掌握程度所反映的。智能若要存在,就必须将自己从物质世界剥离出来。此外,我们的大脑不连在一块。
其次,智能建立在客观规则之上,智能的认识即客观规律,规律是个体行走于客观世界的硬通货。掌握了规律,个体也就尽可能地抚拭了主客观鸿沟的伤痕。
试想,当我们全知全能的时候,主客观鸿沟也就没有了意义,因为那时你已经能知晓一切。大脑如何思维,思维的痕迹,所有一切都被解构。当然全知全能的你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。你是宇宙,宇宙也是你。
俗话说,一瓶子不满,半瓶子咣当。无知正是智能存在的原因。智慧就是那晃荡声。
规律的意义
本摊也经常使用群体这一概念,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种种。但凡涉及到群体的,我说这都不是我想探讨的。比如,政治,比如一些社会问题。我以前经常提到。
思考这些社会性话题不是目的,其实只是个体探究世界的一种手段。——有人认为基督教是西方繁荣的根基
我知道,本摊爱谈这类社会性话题,不过谈这种问题本身又有什么意义呢?现在这些社会性问题,放在百年来看、千年来看,都是毋庸置疑的。或者说都是一件再客观不过的事情。不仅是“我不关注政治,政治就会关注我”,而是在政治之上,有着更多东西去干。换句话说,你关注完政治之后干什么?人是政治动物,但不仅仅是政治动物。
规律就在那,一辈子都掌握不完,人类灭亡前难道就能掌握完了吗?我们当然要改造世界,但这种改造是基于规律的改造。我们只能在规律允许的范围内运用规律,我们也只能干规律能办到的事情。
个体之外
从个体之内走来,一切都是客体。有一些问题也就不言而喻了。
个体与个体
你,一会看我,一会看云。我觉得,你看我时很远,你看云时很近。——顾城《远和近》
亲情、友情、爱情,都试图打破主客观鸿沟,实现共鸣。但孝子少、挚友少、伴侣少。其原因就在于人是一个个体,人是一个具有主体感的个体,人是一个不能打破主客观鸿沟的孤独之物。牵引着个体的是各种表象,而人因为无法全知全能,不能绝对相互理解。只要,表象变换,人的情感就容易变换。
再有,人的情感,都是主体的情感。人总想把情感的对象视为主体的一部分,但是他们却是客体。所以,我们都是有情之人,只不过这份情只有自己知道。
若想稳固的关系,建立在稳固的利益至上是可以的。但这也就不纯粹了。
所以,相濡以沫,不如相忘于江湖。这一切的原因在于,个体与个体之间,存在两条难以跨越的鸿沟。我们若想联通彼此,只能靠规律之桥。再单薄的规律之桥都需要物质为依托。关系稳固必然要求建立更多规律之桥,不过这种稳固并不是很多人想要的情。他们想要的情在个体之内,而个体之内除了自我,空无一物。这便是无情的人。
个体与群体
当我们从个体之内走出的时候,其实就到了社会关系的领地。情感只是一个插曲,更为真实的是社会关系。想比如传统以家庭为单位的情感物质纽带,现在的个体直接与社会建立契约。我们不依赖于有情之人,只与群体建立关系,就能够存活下来。所以个体之外,更重要的是群体。
个体与群体之情
我们既然已从个体之内走来,也从个体间情感中走来,就更不可能走进与群体的感情之中。群体虽然存在,但却并不可感。群体虽然存在,却是以个人的行为体现的。去和一个抽象的群体建立情感关系,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。但这种一厢情愿却未尝不可。因为对群体之情是我们掌握一定规律,渴望跨越主客观鸿沟的心态。
但,这种情感必须冷静对待。集体主义、社会主义的漩涡,我们已经品尝的足够深刻了。我们总是有一种情感,试图寄托在群体之上,然后被某个政权裹挟,成为消耗品般的炮灰。
个体与群体的理想关系
个体主义的对立面并不是集体主义还是社会主义。个体主义,只是本摊借用的一个词汇。个体主义并不是和政治直接关联的,而是我思考问题的一个起点与习惯。
个体与群体的理想关系,难道是共产主义描绘的向自由王国的跨越?并不。
人一旦进入群体,恰如被河系俘获的微尘。在绝对的力量悬殊面前,已经不是螳臂挡车,而是渺沧海之一粟。正如此,所以被剥削是群体中的常态与必然。——人类如何走出剥削
正视个体的弱小,也正视个体即主体,既让渡于群体,又坚持主体地位。
如果让我构想一种生活方式,我绝对创造一个个人可以独立生活的世界。就好比在文字的世界,我一人纵横驰骋,这种随心所欲又不害人的感觉,给人带来的兴奋是难以言喻的,就好比春天那种有生机的腐烂味,温柔而又舒适,腐烂而又生机……那么回到现实中,这种生活方式也必定是以无中心化为目标的。社会关系的无中心化要求个人的绝对中心化。比如,一个人就是一个银行,一个人就是一个国家,一个人就是一个军队、发电站、农场、医院、游戏、星球、汽车……听起来确实挺傻逼,但是这是一个富有希望的方向,就如同这春天带给我的感觉。如同仗剑走天涯,如同写着永远没有终点的文章,如同前往一个人的星球。—— 能夠獨自生活才是最好的生活
重回个体主义
当今世界,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传统的分权制衡,代议民主已经发展到一个极限。任何一个国家,都可以找几个宪法、政治学专家,搞出一个内阁制或总统制的国家。但是,制度创新实际上是一种扬汤止沸的过程。人类之所以会出现剥削,就是群体的出现。而解决一切政治问题的根本就是要重回个体主义。这种状态就好比老子想要小国寡民,个体主义同样追求个体,但并非脱离群体。简单来说,个体主义要求个体的强大,并要求群体为此创造条件。人们为了避免自我毁灭而走向共同体,但是如果不能拥有走出共同体的能力,同样会被共同体毁灭。——《浅谈个体主义》
个体主义小结
本篇主要精力放在个体之内。还有很多问题没谈到,比如“自洽”。我想自洽就是在人不可能全知全能的情况下,运用规律跨越主客观鸿沟,实现的一种主体与客体间的自由。
对于很多人,很多质疑,由于隔着两道鸿沟,沟通起来是“剪不断,理还乱”。再者,即使你讲明白,又有什么意思呢?所以一些无意义的纷争真的应该避免。所谓,文章千古事,得失寸心知。我本一主体,千古又于我何加焉?只求得失寸心知。
对于“个体之外”,很大程度是对以往的个体主义的总结。个体主义只是一个我认为必须立足的基点,至于怎么做,如何去作,这是更为精密的事情,只有慢慢来。